浦江上山文化遗址群拿到申遗“入场券”

admin | 来自浙江
近日,国家文物局更新批复《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》,上山文化遗址群入列其中,正式拿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“入场券”,开启申遗全新征程。

按照《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》的规定,列入《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》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先决条件。此次“上山文化遗址群”的成功入围,迈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坚实一步,体现了以“万年上山”价值来进一步阐释“万年中国”的重要意义。
上山遗址发现于2000年,位于浙江省浦江县黄宅镇上山村,距今约10000年,是长江下游地区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。2006年11月,在中国第四届环境考古学大会上“上山文化”命名。同年11月22日,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作出“要加强对‘上山文化’的研究和宣传”重要批示。
图1.jpg
20多年来,上山文化遗址群的考古研究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。2020年11月,由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“上山遗址发现20周年学术研讨会”认定:上山文化是世界稻作农业的起源地;上山文化是中国农耕村落文化的源头;上山文化彩陶是世界上最早的彩陶。“杂交水稻之父”袁隆平、考古学界泰斗严文明先后题词“万年上山 世界稻源”“远古中华第一村”。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、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指出,浦江上山遗址距今有一万多年,正处于万年文化的轴心。
目前,已在浙江省4市12县(市、区)发现上山文化遗址24处。这些遗址主要位于长江下游钱塘江流域,形成了一个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的遗址群,是迄今中国境内乃至东亚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、规模最大、分布最为集中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群。上山文化遗址群的发现,将人类稻作文化源头推进到距今1万年前,更新了对世界农业起源的认识,改写了浙江文明史。上山文化遗址群作为“百万年人类史、一万年文化史、五千年文明史”重要文明历史发展节点的见证,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独特标识,是继良渚古城遗址之后,可直接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又一重大文化遗产。

浦江作为“上山文化”发源地、命名地和联盟的发起者,近年来,全力承担申遗牵头城市的职责使命,聚力协同推进上山文化遗址群保护和申遗工作。近年来,“上山申遗”上升为省委、省政府的重要决策部署。2022年2月,浦江县上山遗址管理中心成立。2022年4月,浙江省组建专门力量统筹推进上山文化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。2022年5月,浦江、嵊州、义乌、永康、龙游、仙居等6个遗址地县(市、区)签订了申遗合作协议,发布了《上山文化遗址联盟浦江宣言》和《上山文化遗址联盟章程》,上山文化遗址正式迈出申遗步伐。2022年10月,省政府印发了《上山文化遗址保护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实施方案(2022—2025年)》。2023年12月,浦江县上山遗址管理中心升格为副处级单位——金华市上山文化遗址管理中心。
留住文化根脉,守住民族之魂。浦江将站在打造中华文明“启明星”的高度,持续推进上山文化遗址群的保护、研究、宣传和申遗工作,以更坚定的信心、更坚决的态度,在申遗新征程上将万年上山打造成为实证中华万年文化史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“金名片”和“重要窗口”。

0
218
0
点击扫码下载浙中都市圈app回帖
×